儿童 的眼球和视力逐渐成熟。新生儿 眼球小,轴长短,这时候他们的眼睛就是远视,这是生理性远视,它叫“远视储备量”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轴长逐渐变长,远视程度逐渐降低,趋于正视。远视储备不足是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的屈光状态虽不符合近视标准,但远视程度低于相应年龄段的生理值范围。远视储备不足容易发展成近视。孩子13岁、4~6岁学龄前、7岁以后,学龄应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家长应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树立近视防控意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视觉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那么儿童视力下降怎么办如何预防呢?
1,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时接受阳光照射,可增加眼部多巴胺等活性物质的释放,促进眼球正常发育,抑制眼轴长度,对防治近视有效、经济的方法。户外活动时间和折光度、眼轴长度等近视指标显著相关,儿童青少年每天应坚持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或每周14小时。户外活动应避免午后高温和强日照。即使是阴天,户外活动对近视也有保护作用。,
2,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长期近距离用眼是诱发近视的关键因素,儿童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一是读写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保持你的眼睛离书一英尺远,你的胸部离桌子一拳远,你的手离笔尖一英寸远唐 不要平躺、侧躺或躺在床上看书不要在走路或在移动的车厢里看书。二是坚持“20-20-20”原理,就是近距离用眼20分钟,20尺远(约6米)远眺20秒以上。三是保持光照适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进行照明,同时避免阳光直射;除了晚上打开台灯照明,室内也要使用合适的背景光源。4|分年龄段视频控制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频产品容易消耗儿童 远视储备,这是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早期发病、高发的重要原因。0~3岁婴幼儿不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频电子产品;3~6岁的孩子应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频电子产品;中小学生 非学习目的单次使用电子屏幕不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用电子屏幕学习时,屏幕中心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观看30-40分钟后,你应该休息放松10分钟。
3,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眼睛周围进行穴位按摩,可以刺激神经,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连续用眼后认真有规律地做眼保健操,可以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调节的滞后性,改善视疲劳症状,有助于预防近视。做操时要注意清洁双手,找准穴位,力度要到位,有轻微的酸痛感即可。
4,营养均衡,睡眠充足0-17岁是眼球和视功能发育的重要阶段,需要营养均衡父母应该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多吃鱼、蛋类、乳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饮食多样化。正常的生理节奏和充足的睡眠对儿童和青少年非常重要眼睛发育、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得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得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得少于8小时。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引导孩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规律作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5,遵医散瞳诊断近视, 散瞳诊断近视父母注意到孩子视力很好、如遇筛查发现斜视或视力不良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眼部检查。散瞳验光是用散瞳剂放松眼睛调节后的医学验光,用于诊断近视“金标准”散瞳药不会对健康眼睛造成伤害,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畏光、视力模糊症状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家长应对散瞳验光有正确的认识,按照医生 的建议,并作出明确的诊断。
6,及时干预近视的诊断,近视一旦确诊,应及时科学地进行干预,通过佩戴眼镜进行矫正。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有效矫正视力模糊,延缓近视的进展。对于戴眼镜且视力正常的人,要求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每隔3-6个月,初中生每6-12个月复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更换眼镜。耳穴压丸等中医适宜技术已被循证医学证明可控制近视进展,学生和家长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应用。
7,注意高度近视的并发症,600度以上的近视为高度近视。患有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人、开角型青光眼、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近视性视神经病变等致盲性眼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应采用及时、适当的防控干预措施可以延缓近视的发病年龄,控制近视的进展速度,减少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造成的不可逆视功能损害。
8,多方联合建设“防护墙”,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儿童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为喜欢的眼睛创造良好的护眼视觉环境,共同建设近视“防护墙”好好照顾孩子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上一条: 儿童视力下降了怎么办如何补救
下一条: 西安防蓝光眼镜上面的膜如何清除